遼農賦
壯哉學府,雄踞遼南。澤被“三農”[1],譽響杏壇[2]。攜渤海長潮,目連天帆影,膺懷[3]無際;枕長白余脈,牽望兒山襟,風骨有源。炎黃衣缽[4],承引九洲學子,尚德尚農尚技尚新,命立生民[5],秉行鐵肩道義[6];耳丘圣訓[7],藉潤四海心靈,成人成功成才成長[8],道弘職教,鉅獻妙手宏篇。
肇啟于東瀛殖民,時從熊岳公學[9];涅槃于遼沈戰火,乃為省立農專[10]。朝戰煙囂,文革雨驟,篳路藍縷,所賴艱苦奮斗、敬業奉獻[11];改革風勁,職教路遠,沐雨櫛風,直憑追求卓越、自強不息。農業高職理論框架首構[12],雖居小鎮之偏,何妨翹楚[13];校企合作實踐特色獨成,縱處行業之弱,層出俊彥[14]。遂看老松臨雪,千枝蒼勁;紅日登峰,八極絢爛。
黌宇[15]風淳,開慧何止莘莘學子;物境格高,化育兼及潺潺閭閻[16]。學府路側,一碣[17]雄臥,山海林泉城[18]頓生精魄[19];東大門前,六柱[20]高擎,酸甜苦辣咸均入詩禪。步隨紫氣,恍臨伊園[21]:玄都[22]、郁金、玉蘭、牡丹、清客 [23],聚山川靈氣嫣紅姹紫;暴馬[24]、銀杏、椈柏[25]、梧桐、洋槐,得天地恩澤葉茂枝繁。已醉鶯鳥歌幽,且迷蛺蝶舞艷。重樓錯落于濃蔭,修繕工巧,即步即景;基地比次于綠疇,布設整飭,美輪美奐。圖書館卷展厚重,文體館神凌波瀾,啟迪雕[26]意立深邃,蘭蕙園[27]色驚塵寰。風情別具者,釀夢園[28]也:赤霞淺吻兮[29],芳懷系乎冰盞;錦鱗癡戲兮,彩波亂其菡萏[30]。迨至秋果溢香,冬雪覆棉,則四時之奇,八節之異[31],豈江南塞北得觀!
造化鐘斯[32],綠竹瞻彼[33]。歷爾園丁,守謙和奉獻[34]之訓,雖名師、大師、宗師,和光同塵[35],去冠冕之態而存布衣之神,篤行祖師無類之論[36];眾矣高足,得勤學力行之真,任工匠、巧匠、巨匠,被褐懷玉[37],具抓鐵之風[38]而無騖遠之情,顛覆亞圣有樂之談[39]。于是乎,桃李不言,香徑通貫東西;皓月無語,光華輝映北南。
論夫職教體系,育訓并興[40];特色專業,集群震炫;現代學徒,今古汲粹;混改辦學,食蟹敢先[41];八家國優[42],聲動遐邇;百所示范[43],振鷺比肩[44];“雙高”院校,位極伯仲[45];五大成果[46],霞漫九天……為社會搭建育人平臺,為職教搭建研究平臺,為區域搭建服務平臺,以教研促教改發展[47],樂乎明德[48]!
至若胚胎生態,世論獨破[49];丹東陸稻,品位高懸[50];橋接蘋果,術業垂用[51];裸仁金瓜[52],盛名遠傳;八系熊雜,焰烈華北[53];兩品葡萄[54],名壓吐番;五式溫室,各領時尚[55];多型農業,潮起當前[56]……為農民提供生活模式,為農業提供生產模式,為農村提供發展模式[57],以科研促產教融合,止于至善。
噫吁!大學五功[58],朝夕惕厲[59];高職兩德[60],夙夜魂牽。任離農去農[61]迷霧天卷,亦知本固本信念山安[62]。聽滔滔響水[63],似傳善下之理[64];審殷殷慈母[65],疑聞報效之言。物換星移,白駒匆匆七秩[66];焚膏繼晷[67],鐘鼎悠悠千年。
嗟乎!平郭[68]發軔[69],厚沾筠墀文曄[70],以大地為紙,以育人為題,以奮進為筆,誰疑騰蛟起鳳[71];盧州[72]毓滋[73],深仰棠運之節[74],以“三農”為精,以服務為氣,以文化為神,自信立坤柱乾[75]。 詩曰:
長白萬里作龍翔,
滄浪千疊夢未央。[76]
濟世由來思培謇,[77]
傳經還恐愧管王。[78]
鴻猷豈必入時眼,[79]
特色翻成射日光。[80]
舉目江山桃李艷,
初心未教辱炎黃。[81]
注釋:
1.“三農”:農村、農業、農民。
2.杏壇:典出《莊子·雜篇·漁父第三十一》“孔子游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焙蠓褐妇郾娭v學的場所,引申為學校教育或教育界。
3.膺懷:胸懷。
4.炎黃衣缽:代指農業。歷史上,炎帝與黃帝被看作是農業始祖。
5.命立生民:源自北宋大家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6.鐵肩道義:出自明代楊繼盛《楊忠愍公集》中的一副名聯“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北磉_了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崇高理想。后李大釗在題寫此聯時將“辣”字改成“妙”字,廣為流傳。本段末句的“妙手宏篇”即化于此。
7.耳丘圣訓:道家和儒家思想,代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耳:指李耳,即老子。丘:孔丘,即孔子。
8.成功成才成長:取自學院的“育人理念”,即“優者成才,能者成功,人人成長?!?/span>
9.肇起于東瀛殖民,時從熊岳公學:指學院最早源起于日本在華殖民時代所創辦的熊岳城公學堂。肇起:起源于。東瀛:日本。東瀛殖民:即日本1906年在東北成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史稱“滿鐵”),大肆非法建立“滿鐵附屬地”,創立了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教、交通等各領域“文裝的武備”體系,對附屬地人民進行“疏導同化”教育。時從:那時從屬于。熊岳公學:1914年(即日本大正三年)4月設立的“熊岳城公學堂”,1916年4月則在公學堂內開設了農業補習科,這是學院的最早淵源。
10.涅槃于遼沈戰火,乃為省立農專:1948年9月23日,學院在東北即將解放之際,于熊岳城原偽南滿鐵路熊岳農場遺址上宣布成立,時名“遼東省立農業專門學?!?。這是中國人自己的教育,故喻之為鳳凰涅槃,學院建校日也因之定為此日。
11.朝戰:即朝鮮戰爭。煙囂:硝煙彌漫狀,喻戰爭之烈。1950年2月,熊岳農業專門學校合并到安東(今丹東)農專,后因朝戰爆發,師生員工便于當年10月18日徒步五百華里,翻山越嶺遷回熊岳。文革:即文化大革命。雨驟:喻文革對辦學造成的嚴重沖擊?!捌D苦奮斗,基業奉獻”與下句中的“追求卓越,自強不息”合起來為“學院精神”。
12.首構:第一個構建出,指學院率先在全國探索并構建出農業高職教育的基本理論框架。
13.翹楚:喻杰出的人才或事物。
14.俊彥:賢才,杰出之士。
15.黌宇:指學校,古稱。
16.閭閻:平民百姓。潺潺閭閻:絡繹不絕的人流狀,指校園以其優雅的環境魅力成為本地區平民百姓重要的養生休閑勝地。
17. 一碣:東校門外、學府路西側刻有校名的巨型碣石。
18. 山海林泉城:學院所在鲅魚圈開發區環境特色。山:望兒山等。海:渤海灣。林:熊岳植物園。泉:溫泉。城:號稱渤海明珠的鲅魚圈濱海城市,尤指全國特色小鎮——古城熊岳。
19.精魄:精神魂魄。此指學院這一高等教育場所的存在,極大提升了以山海林泉城為特色的區域內涵與品位。
20.六柱:學校東門外的六根巨大石柱,上面刻有標志學院歷史發展過程的生命符號,發人深省。
21.伊園:“伊甸園”略語,“地上樂園”之意。請參酌《圣經·舊約·創世紀》。
22.玄都:即玄都花,桃花別稱,因唐代詩人劉禹錫有“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句,后便有以玄都花為桃花之別稱。
23.清客:梅花的別稱,以其性而名之。
24.暴馬:即暴馬丁香,丁香樹的一種,俗稱暴馬子樹。
25.椈柏:柏樹類統稱。
26.啟迪雕:學院的一座雕塑,上書“啟迪”二字。
27.蘭蕙園:學院的生產性實訓基地“蘭花工廠”。
28.釀夢園:又名葡萄酒莊,為地上二層建筑的小型樓閣。其一層樓為學院食品藥品系釀酒工廠,“藏酒處”則位于地下室;二層樓為學院農經系校企合作創辦的“品位工場”,可品西餐、紅酒等。樓閣環以橋曲廊回的人工湖、釀酒專用的葡萄生產基地及園林苗圃基地等。
29.赤霞:赤霞珠,此指學院自釀的赤霞珠葡萄酒。
30.菡萏:荷花的別稱。
31.四時、八節:語出唐·馬總《意林》卷一引《隋巢子》中“鬼神為四時八節以紀育人”,原指春、夏、秋、冬四季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氣,后泛指一年中的各種時令、節日。
32.造化鐘斯: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此?;远鸥Α锻馈吩娋洹霸旎娚裥恪敝?。造化:大自然。鐘:鐘情、青睞。斯:此,指學院。
33.綠竹瞻彼:化自先秦《詩經·衛風·淇奧》句“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痹鉃椤翱茨卿克訛?,翠竹修挺成片?!闭埃嚎?。彼:那。淇:淇水。奧:水邊彎曲的地方。猗猗:草木長而柔美狀。此句作比興之用,也暗示學院事業興盛、人才薈萃、文化高雅。
34.謙和奉獻:與下句中的“勤學力行”構成校訓,即“勤學力行,謙和奉獻”。
35.和光同塵:語出《道德經》第四篇中“和其光,同其塵?!痹鉃橹粮邿o上的道無處不在,但又含斂其光芒,從不刻意張揚于塵世。此借指為師者之平易、淡泊、寧靜。
36.無類之論:即“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源自《論語?衛靈公》之“子曰:有教無類?!弊鎺煟褐复蠼逃?、思想家孔子。
37.被褐懷玉:身上披的是粗布衣服,胸前卻揣著寶玉,喻指所育人才之外現平凡而懷抱美才的品性。
38.抓鐵之風:化自“抓鐵有痕”一詞,原意指人抓到一塊鋼鐵也能留下較深的印痕,用來形容做事務實、有力,不達目標不罷休的精神。
39.顛覆亞圣有樂之談:顛覆了孟子關于教育之樂的思想或論調。典出《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币庵缸鳛榻處熌艿玫教煜虏胖浅旱膶W生來教育是一種快樂的事情。本句則認為,職業教育更應秉承孔子有教無類理念,將孟子所謂的“非英才”培養成被褐懷玉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亦為至樂!且此“樂”是對孟子之樂的顛覆,無疑是教育之“樂”的新境界。亞圣:孟子。
40.育訓并興: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并行而成的現代職教體系。
41.混改辦學,食蟹敢先:特指以“朋朋寵物科技學院”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辦學,以其體制機制創新打破了公辦職業院?;旌纤兄妻k學中存在的產權、政策、法規等問題約束,成為混改引領,并為2018年的《中國教育報》作了典型報道。。
42.八家國優:指2003年學院位列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首批8所優秀校。
43.百所示范:即“十一五”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啟動的被稱為“高職211”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工程”,學院是百所示范院之一。
44.振鷺比肩:源自詩經《振鷺》中“振鷺于飛,于彼西雝?!闭聱槪阂蝗喊槢_天而飛。比肩:并肩,并列。
45.雙高院校,位極伯仲:“雙高”是遼寧省高水平現代化高職院校和高水平特色專業群的簡稱,建設期為2018-2020年。學院以全省第2名位次進入“雙高”建設院校。
46.五大成果:指進入21世紀后,學院已連續四屆獲5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47.以教研促教改發展:通過對教育教學規律的研究和對教育教學走勢的把握,推動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與下句的“以科研促產教融合”合起來構成學院“雙研驅動戰略”內容。以科研促產教融合:即以應用技術研發來提高學院服務社會的能力和引力,從而促進教育與產業、行業、企業、職業的深度融合。
48.樂乎明德:以最高的辦學功德和辦學境界為樂。與下段中“止于至善”均源于曾子《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睒泛趺鞯?,在強調“化育”之功,而止于至善則強調“濟世”之能。此二句在引入時略有轉義。
49.胚胎生態,世論獨破:林鈞德教授在世界上首次發現新生動物及胚體內與外界相通的天然管狀器官,以及健康動物的子宮和體內泌尿生殖管道普遍存在著與一般健康動物正常菌群相似的“原籍菌”,這是自然科學領域的重大建樹,打破了此領域的國際定論。
50.丹東陸稻,品位高懸:丹東陸稻系曹敏章教授早期選育出的水稻新品種,并入選全國優良作物品種。
51.橋接蘋果,術業垂用:程服靜教授創新出的蘋果喬接技術(一種果樹嫁接技術),上世紀60年代即被推廣,至今仍在使用。
52.裸仁金瓜:劉恩璞教授選育的葫蘆科蔬菜新品種,其種仁裸露,可省去逐個剝皮的繁鎖工序,在食品工業上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53.八系熊雜,焰烈華北:王允鐸教授、胡廣群教授、孫平副教授等接力研究的系列熊岳雜交高粱,目前已審定至“熊雜8號”。焰烈華北:極言火紅的熊雜高粱在中國北方種植之廣。
54.兩品葡萄:一指1988年由張維昌教授等人選育出的“熊岳白葡萄”是釀造白葡萄酒的極佳原料;二指趙鐵良兄弟選育出品質較“巨峰”更優的“遼峰葡萄”。
55.五式溫室,各領時尚:指吳國興教授、溫景文教授等人先后主持研制的熊岳農專Ⅰ-Ⅳ型日光溫室和蔣錦標教授等人主持研制的輕便型、腔囊式日光溫室,均代表不同時期中國北方日光溫室發展的最高水平。
56.多型農業:學院所發展的綠色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工廠化農業等具有育人、示范作用的現代農業類型。潮起當前: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潮流。
57.為農民提供生活模式,為農業提供生產模式,為農村提供發展模式:學院確定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理念。
58.大學五功:指大學所具有的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合作五大功能。
59.朝夕惕厲:通過自省自警而做到自我謹慎和激勵。語出《易?乾》中“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碧鑵?,亦作“惕勵”。
60.高職兩德:指高職既姓“高”,又姓“職”,兼具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兩種屬性。
61.離農去農: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中因招生就業困境而導致在辦學定位及專業建設上出現的遠離農業、剔除農業要素的思潮或傾向。
62.知本固本信念山安:深知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因此,要為國筑牢根基的信念像大山一樣堅實穩定。本:指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山安:(信念)像山一樣安穩、堅定(不為外部干擾所動)。
63.響水:即學院所處南部的熊岳響水河,熊岳城的母親河。
64.善下之理:化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善:善于。下:本意為低處,此既指農業為弱勢行業,又指農業為國家最基礎的產業?!吧葡隆币饧磸膰野踩幕A需要出發,敢于“處眾人之所惡”,善于做出特色,就一定會將農業職業教育做大做強,勢如浩瀚江河。
65.慈母:即望兒山,慈母的象征,也代表社會對學校的期盼。
66.七秩:70年。
67.焚膏繼晷:夜里點了油燈,繼續白天的事,形容學習、工作勤奮。語自韓愈《進學解》中“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备啵河椭?,指燈燭。晷:日影,指白天。
68.平郭:指熊岳城,漢代時在今熊岳溫泉建平郭城(土城),為平郭縣治所。
69.發軔:拿掉支住車輪的木頭,使車前進,喻新事物或某種局面開始出現。
70.沾筠墀文曄:沾,沾光,受影響;筠,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學家、書畫家,今遼寧營口熊岳人,米芾之甥,仕至翰林修撰;墀,于天墀(1816—1878)本名于華春,字天墀,今遼寧營口熊岳人,晚清很有影響的遼南才子,曾掌辰州書院;文曄,即文采。此句意為學院辦學之地文脈悠長,文化厚重,對辦學有良好的影響。
71.騰蛟起鳳:引自王勃《滕王閣序》中“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彬裕候札?。鳳:鳳凰。均喻指富有文采、大有作為之人。
72.盧州:熊岳別稱,遼代時,屬盧州轄縣。
73.毓滋:孕育滋養。
74.仰棠運之節:仰慕蔣蔭棠筆下蘇武的那種受屈不改其志的報國氣節,尊崇像楊運烈士那樣忠貞不渝的英雄氣節。棠:蔣麒昌(1846—1923年),字蔭棠,遼寧蓋州人,清末任蓋平辰州書院國文講師,民初充蓋平師范中學校國文教員,《蘇武牧羊》詞作者。運:楊運(1924—1947),原名楊萬宏,1945年“九三”勝利后在遼寧蓋平縣(今蓋州市)任熊岳區區長,后被國民黨緝捕,英勇就義,后有楊運鄉之名以志紀念。
75.立坤柱乾:化自文天祥(1236-1283年)《正氣歌》“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痹鉃榇蟮匾揽空龤獠诺靡酝α?,天柱依靠正氣才得以支撐。此用以表達學院立身農職教育追求和建立頂天立地功業的信念。
76.未央:未半,未盡,不遠之義。
77.培謇:即黃炎培(1878-1965)、張謇(1853-1926),均為中國職業教育、實業教育先驅。
78.管王:“管”即管寧(158年—241年)、“王”即王烈(141-219),均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著名隱士,董卓作亂時避亂遼南,隱居講學,故后人稱遼南為“管王之地”。
79.鴻猷:也作“宏猷”,偉大的事業或深遠的謀劃。時眼:時人的眼光,世俗的眼光,含貶義。
80.特色:指特色辦學。翻成:反而能成就。射日光:令太陽都感到眩目的光芒,喻指極為耀眼的成就。
81.初心:此指創辦農業職業教育的最初志愿和夢想。未教辱炎黃:使不辱沒民族的重托與信任。炎黃,代指中華民族。
注:本文撰寫于2018年校慶七十周年之際,作者為我校黨委宣傳統戰部部長宮林峰。
校 徽
學院徽標為圓形圖案,中心為破土而出的抽象的禾苗形象,其下面1948為學院創始年。外圓周的上部是學院名稱,下部是校訓,左右各為麥穗圖案。主色調為綠色,輔以紅、黃、白三色。
校 旗
|